Page 180 - 教學研究專輯-完成版
P. 180
跳躍指尖的音符
跳躍指尖的音符 - 卡林巴琴 (Kalimba)- 卡林巴琴 (Kalimba)
的思考歷程,也就是少了 STEAM 中的工程思維 (Engineering);但問題若是太過
開放,仍是有學生會有困難。問題的鋪陳與拿捏相當不容易,如何適當處裡是
重要的課題。
3. 賦予意義
在筆者剛開始實施課程時,尚未與其他領域的老師充分討論,因此,卡林
巴琴的課程較偏向科學 (Science);後來慢慢調整成外型、顏色的設計,但還是
少了一些藝文 (Arts) 的成分;最終以「文化和意義」為主軸,創作出專屬於自己
的意義,並賦予卡林巴琴「靈魂」。
● 實施建議:
(1) 跨領域的目標是期望學生能夠「跨域整合」,可由以下進行思考與實施:
a. 在教學歷程中引入不同領域的知識、概念,並引導學生整合、活用,再依
循著這些要項進行卡林巴琴創作。
b. 建議和不同領域的老師共同討論,讓卡林巴琴的課程跨域程度更高。
(2) 問題解決可分成以下幾點:
a. 在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先預想並安排學生可能會出現困難的部
分,讓學生經歷問題解決的歷程。
b. 問題意識:教師設定大的目標,如「製作一個專屬於你的卡林巴琴」,並
引導學生理解、思考、轉化、設計並製作。
c. 細部問題解決:在製作卡林巴琴的歷程中,應適時安排小問題,引導學生
運用所學的知識概念,解決這些小問題。
(3) 在賦予自製卡林巴琴的「靈魂與意義」時,可由以下幾點引導學生:
a. 文化起源:透過卡林巴琴的起源與發展,理解、尊重並欣賞卡林巴琴的歷
史與文化。
b. 尋根反思:思考專屬「臺灣」的在地元素,並將這些獨具意義的元素,融
入在卡林巴琴的整體創作裡,如琴身、音樂…等。
c. 獨具意義:在製作過程中點點滴滴的「回憶」,以及可用卡林巴琴演奏出
各式「別具意義」的樂曲。
( 二 ) 評量省思:
卡林巴琴的課程在剛開始設計的時候,只有教學的過程,而缺少了相因應
的評量,這造成學生很開心的完成作品,卻有點不知道原理和為什麼要製作。在
後續的課程調整中,筆者以學生的作品美觀、樂曲彈奏完整為評量項目,卻發現
學生的自評、互評等「過程」的評量被遺漏了。因此,在和不同領域的老師共同
討論後,發現適時的讓學生能依照自己的程度訂定目標,更有助於學生作品的完
成度提高,且不僅以最終成品為評量要項,過程亦納入評量中,可讓學生的努力
被看見。
● 實施建議:
174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