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教學研究專輯-完成版
P. 226

安靜的空間
     安靜的空間 - 探索隔音箱的奧秘- 探索隔音箱的奧秘


                         這種合作方式不僅可以應用於布料,還可以用於其他柔軟材料的裁剪,如紙張

                         或塑料膠。透過協作,我們能夠克服柔軟材料帶來的挑戰,確保最終裁剪出來
                         的尺寸符合我們的需求。
                              因此,合作和小組互助可以在處理柔軟材料時發揮重要作用,讓我們能夠

                         更容易地裁剪出所需的尺寸,同時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精確性。這種方式反

                         映了工作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便有效地完成任務和項目。
                       3. 解釋 (explanation)
                              學生在此階段分享他們的材料選擇和設計決策,並解釋為什麼他們選擇此

                         種方法。這階段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科學原理,還促使學生再次思考如何應用

                         這些原理來創造效果更佳的隔音箱,同時也幫學生再次統整背後的科學概念。
                         透過分享,學生得以彼此受益,獲得新的觀點和靈感,有助於他們的設計變得
                         更加完善。

                              學生在分享中解釋硬材質和軟材質在如何隔絕聲音傳播方面的不同作用,

                         以及這些差異在他們隔音箱組裝中的實際應用。此外,他們也可以嘗試解釋自
                         己的組裝方式,並說明所使用的各種材料,例如在一個小組中,他們在紙箱上
                         使用了三種材質,依序是軟墊、棉花、紙板(由內到外)。學生的解釋應該包

                         括每種材料的具體功能和效果,以及為什麼他們認為這樣的組裝方式能夠實現

                         有效的隔音效果。
                              這個分享和解釋的過程不僅有助於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他們自己的設計,還
                         能夠讓他們學習他人的經驗和知識,拓寬視野,提高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也是一個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並鼓勵他們在未來的設計中更有

                         信心地應用科學原理。
                       4. 精緻化 (elaboration)
                              這個階段希望學生整合之前學到的概念,重新應用在新的情境和解決方式

                         上,同時確保最終目標能夠被達成。學生透過這樣的操作和討論,不斷地檢視

                         和反思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在本課例操作中,學生使用 Padlet 軟體,將他們隔音箱的照片上傳,同時
                         解釋他們的設計和選擇。其他組別可以透過平板設備直接觀看這些分享,這不

                         僅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其他人的做法,還可以為他們的修改和改良提供參考。同

                         時,這也有助於學生了解不同組別之
                         間的差異和多樣性,促進互相學習和
                         知識交流,這有助於他們重新遷移至

                         新的情境並進一步改良隔音箱時發

                         揮作用。整體而言,這個階段的教學
                         和學生學習脈絡的結合,有助於學生
                         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隔音原理。
                                                                        圖 4. 學生能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




                                                          220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